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月8日,莫斯科的工地上。
喀山的行政中枢在考虑了三个月之后,最后还是同意了租借塞瓦斯托波尔港口以换取都城重建。
北平手中超远程攻击的大威力的导弹给喀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撼,约瑟夫、莫洛托夫以及贝利亚等人,清楚地认识到他们与北平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科技和军事方面。
他们所处的位置和大统领还有所不同,毕竟大统领与北平之间间隔了宽阔的太平洋,但是喀山与北平却是接壤的。
同意用租借港口等方式换取都城重建除了向北平方面传达出友好的态度,避免北平将那种远程攻击的导弹用在喀山的头上,更重要的是让双方之间的联络更加的紧密,在喀山无法在军事和科技上超过北平的时候,约瑟夫决定尽可能的与北平捆绑。
不过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华府的大统领已然病入膏肓。
如果大统领去世,他的继任者是否还会贯彻一直以来的和平以及团结的主张,谁都无法保证。
等到大统领去世之后,约瑟夫的心态是否会发生改变,现在还不得而知。
当双方的协议签署之后,中原建筑公司三万多名建筑工人带着大量的工程器械从遥远的东方乘坐火车抵达了莫斯科这座废墟之上,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开始了都城的重建工作。
在这之前,由于两次都城大会战,使得都城已经找不到一幢完整的房屋了,原本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这里几乎快成了一片被人们遗忘之地。
大家在说起都城的时候,下意识的代指现在约瑟夫所在的喀山。
可是当中原建筑公司的工人和设备出现之后,整座城市的面貌与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
每天城市之上热火朝天,烟尘滚滚。
城市之外,人声鼎沸。
数万名工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他们的到来几乎将周围的产品购买一空。
竟然让莫斯科郊外繁荣了起来。
阿尔费罗少将和朱可夫元帅以及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等人在喀山结束军事会议之后,不约而同的选择前来莫斯科参观。
因为在他们在喀山开军事会议的那段时间听到了很多关于莫斯科日新月异的传言,早就想亲眼来看一看了。
元帅们的车队停在了莫斯科郊外。
刚刚走下车,他们便看到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小集市。
集市上售卖的东西千奇百怪,有当地的农产品、手工产品。
还有一些根本就看不出来是什么的东西。
因为在战争期间,整个国家的工业全部都在为军事,为军队服务,因此集市上没有像样的工业产品。
可即便如此如此繁荣的场面依然让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阿尔费罗等人大感诧异。
一群人好奇地从集市中间穿过,听着东方来的那些工人用完全听不懂的话语,连比带划地与小商贩交易。
等到双方终于完成买卖的时候,朱可夫元帅都替他们松了一口气。
走了20分钟才走出莫斯科郊外的集市,紧接着热火朝天的工地便出现在了元帅和将军们的眼前。
各种各样的大型工程设备轰鸣着运转,带着安全帽的工人们,在机器旁边不停的忙碌。
远处看上去颇为混乱,但是当认真看向某一个地区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大工地乱中有序。
朱可夫元帅忍不住感慨说道:
“照这样的速度,最多两年的时间,莫斯科就能恢复原样了。”
工地执行的是三班倒的政策,人休息,但是机器不休息。
看着工人们有序的换班,罗科索夫斯基不由钦佩说道:
“他们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并且看上去质量还颇为可靠。”
“你们快看那些工程机械,要是能够用在军事上,肯定对军队大有帮助。”
朱可夫元帅摇了摇头,
“这些大设备既然被用在了工地上,那就只能说明华军使用的设备比工地上的这些更好,更加适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