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再比如有个叫左丞祖的手下,曾提醒孔融在曹操与袁绍之间选一个站队。
这绝对是好心啊,当时的曹操与袁绍势力最大。
北海地方又那么小,早点儿站队,可以明哲保身。
结果孔融闻言大怒,大骂左丞祖是奸臣,因为在他看来袁曹都是奸贼,是不忠于汉室的。
所以就将左丞祖给宰了。
这是孔融对“忠”过于极端的理解。
而孔融对“孝”的理解,就更匪夷所思了。
有一次孔融在路边见到一个人,在墓边哭祭自己的父亲。
孔融看半天,看不出悲伤来。
于是便认定这个人是假哭,不孝顺,就把这个人给杀了。
这就是孔融对孝的极端理解。
你说人家哭自己的父亲,悲不悲伤该你啥事儿?
但孔融对“礼法”过于执着了。
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强调的就是“孔门之后,忠孝为先”!
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拿这种标准来要求别人。
“先生是料定孔北海必败无疑吗?”刘备问。
“……呵呵。”
李翊弯唇笑道,“若论博闻强记,主公与我皆不如孔文举,若比知人善任,孔文举比主公差之远矣。”
刘备闻言默然,孔融不会用人,以刘备的眼光怎么会看不出来?
早在刘备第一次与孔融见面时,刘备就已经看出孔融有很严重的“阶级”观念。
孔融在见到刘备的第一反应是,一个边地武夫竟会来救我。
在孔融这个士人出身的眼中,刘备只不过是一个靠军功当官儿的底层人而已。
所以有人说刘备是靠宣扬自己是汉室宗亲,才成就大业的,完全是无稽之谈。
刘备不是靠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三分天下的,而是三分天下里面恰好有一个是汉室宗亲罢了。
在汉末宗亲烂大街的情况下,刘备是根本不被士人圈子看重的。
而孔融是怎么改变对刘备的态度呢?
是因为知道刘备是卢植的学生,才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堂堂北海相,手下居然会缺将。
因为他必须得是从士人圈子里边找,又得会打仗,又得学问好,又得出身好。
按照这种标准去提拔将领,那能找到几个?
所以孔融才会被黄巾军收拾的服服帖帖,太史慈也瞧不上他。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